【速看料】斯人虽逝 爱永不息
作者:李天伟
【资料图】
今时今日,如果让我们举出丹麦的两位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安徒生。另一位为丹麦文学带来世界名声的思想家克尔凯郭尔,则不那么广为人知。事实上,克尔凯郭尔是安徒生的同时代的人,比安徒生小八岁,克尔凯郭尔的第一本书就是关于安徒生的作品《我的童话人生》《不过是个提琴手》的评论。安徒生很敬重克尔凯郭尔,送给过克尔凯郭尔一套两卷本巨著《新童话》,并写有献词。
在克尔凯郭尔的时代,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体系的影响如日中天,克尔凯郭尔关于“个体生存”的哲思注定被忽视。他一生努力要寻找到的不是黑格尔意义上的“客观真理”,而是“愿意为之生,愿意为之而死的真理”。克尔凯郭尔知道自己会被自己的时代所忽视,自认为是为“未来的读者”写作的作家。
在人们痛苦地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克尔凯郭尔作品的重要价值才被认识到,人们惊叹于他对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存困境的认识深度。他的思想影响了海德格尔、雅思贝尔斯、萨特等一众存在主义哲学家,他也被称为“存在主义之父”。正如威廉·巴雷特所言,“随着19世纪的远逝,从拉近镜头来看高耸入云的那些小丘,终于降回到其本身原有的透视位置,真正的高峰便因此而更加突兀地耸立在眼前了。今天对我们来说,克尔凯郭尔开始越来越明显地超越他的世纪,他是一座孤峰,却又是整条山脉的中心。”
克尔凯郭尔在孤独而短暂的一生里著述颇丰,以真名及假名出版了多部著作,主要有《非此即彼》《人生道路诸阶段》《恐惧的概念》《畏惧与战栗》《重复》《哲学片段》《爱的作为》《致死的疾病》等。这些作品横跨哲学、心理学、文学评论、小说等领域,因此人们很难用哲学家、作家、心理学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小说家等标签中的任何一个来定义他。
在20世纪80年代,存在主义思潮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时候,克尔凯郭尔的名字开始为人所知。虽然国内的“存在主义热”已经褪去,但克尔凯郭尔的作品近年来更多地被引介,10卷本的《克尔凯郭尔文集》已出版,而《克尔凯郭尔全集》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版。这体现了国内对克尔凯郭尔的作品和思想的价值的重视与兴趣。
《索伦·克尔凯郭尔:爱的物品,爱的作为》一书,与国内已出版的与克尔凯郭尔相关的图书相比,有独特的价值和特色。这本书的原版书是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为了向读者介绍克尔凯郭尔,利用自己馆藏的与克尔凯郭尔相关的物品,邀请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的研究专家,为普通读者写作的一本书。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希望游览博物馆的游客可以翻阅或购买这本书。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有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可以去爱和感到被爱。这本书的视角很独特,特别突出了爱的主题,以爱为主线来展现克尔凯郭尔的生平和思想。书名很好地总结了书的内容。“爱的物品”,博物馆保存的这些物品中凝结着克尔凯郭尔的爱,克尔凯郭尔人生中各种爱的关系。“爱的作为”,指向了克尔凯郭尔对爱的实践,在生命中施行出来的各种爱。平行地,书中通过审视克尔凯郭尔自己作品中关于爱的观点,帮助读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认识这位丹麦思想家。作者认为,爱在克尔凯郭尔作品中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
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差不多在每一章都会读到一种爱的形式:父爱、母爱、恋爱、友谊之爱、自爱、对邻舍的爱,以及对逝者的爱。每一章一方面会传记性地交代克尔凯郭尔人生中的这些爱的关系是怎样的,包括对父亲的爱、对母亲的爱、对朋友的爱,等等;另一方面,会对照性地介绍克尔凯郭尔自己关于每种爱的观点。
克尔凯郭尔有过一段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但他为何主动解除与未婚妻的婚约、并终身未娶,成为了一个难解之谜。书中对克尔凯郭尔这一段爱情经历的始末,有详细的介绍,也着重介绍了克尔凯郭尔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克尔凯郭尔反对基于世俗条件的“权宜式婚姻”,认为婚姻要建立在爱情之上,也即基于一种感官-情欲的迷恋。他认为,婚姻是爱情与责任的结合——在时间上维持爱情是一种责任。在以出身和门第为婚姻基础的19世纪,这些观点可以说是相当“前卫”的。
克尔凯郭尔对“自爱”的分析,是深刻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自爱。他区分了“糟糕的”自爱,也即自私,以及“正确的自爱”。他认为,自爱可能会恶化或被完善。“如果它恶化了,它就变成了自私。如果它被完善了,它就会变成正确的自爱。”自私的自爱常常隐藏在忙碌、粗心、轻浮、抑郁、绝望和自我折磨之下,我们不容易发现它。
“在回忆逝者时爱的作为”这一章,是书中尤为让人动容的一章。克尔凯郭尔短暂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亲人的亡故,包括父母、5个兄弟姐妹。敏感的他对纪念逝者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当被爱者去世时,通过对逝者的回忆,一个人有机会考虑自己与曾经心爱的人的关系,从而回顾自己的爱的特征。”他把对逝者的爱称为最忠诚的爱:“如果一个人停止去爱逝者,那么很明显,这个人只是为了被爱而去爱,因此并不是无私地去爱。”
书的末尾,作者认为将博物馆的物品与克尔凯郭尔关于爱的观点联系起来看,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克尔凯郭尔永远是一位在场的思想家,一个愿意进行对话的人。“爱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在爱的所有不同形式中体验爱。”(李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