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讯:让居民“家有医靠” 彭浦新村街道实现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设立全覆盖
新民晚报讯 (记者 江跃中)4月27日上午,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成立暨新一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启动仪式在街道举行。今年2月6日,彭五居委会成立全市第一家公共卫生委员会,目前,辖区33个居委会已经全部成立了公共卫生委员会,成员由社区干部、卫生中心医生、社区中退休医务工作者以及接受过红十字急救知识培训并获得证书的志愿者等组成,共计239人,其中医护人员有102人,成为有专业医技力量支撑、值得社区居民家庭依靠和信任的社区基层优质公共卫生组织。委员会将为社区居民提供购药、用药、就医等健康类咨询服务,特别是对于签约家庭医生的重点人群提供更专业和更具针对性的公共医疗服务,及时解决各居民区居民的急难愁盼健康诉求,切实做到让居民“家有医靠”。
(资料图片)
图说:启动仪式举行。江跃中 摄
彭浦新村街道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老龄化程度达到45%。近年来,街道不断深化社区养老服务,全面推动居委会下属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社区,探索将专业医疗力量下沉社区、送进家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医。
居委会下属公共卫生委员会,除了组织居民参与公共卫生治理,协助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外,还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咨询等服务,并将家庭签约医生服务项目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为居民提供专业、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彭浦新村街道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制定“新一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自2011年在上海先行试点,2016年彭浦新村街道正式启动第一轮签约服务。直至本月,街道常住居民签约服务覆盖率为38%,已签约5.4万人。新一轮签约服务方案计划2023年新增签约人数1万人,年底常住居民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40%,逐步提高失能、高龄、残疾等老年人签约服务覆盖率,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90%。至2025年年底,街道常住居民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45%以上。
居委会下属公共卫生委员会将家庭签约医生服务项目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贴心、连续、综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落实居民的个体健康管理,促进和引导群众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积极意义。今年64岁的陈阿姨是彭五居民区的居民,她在2017年就签约家庭医生,得到了家庭医生很多帮助。“有了家庭医生,我医院去得少了,看病都是先找家庭医生,打电话、用手机联系社区互联网医院,医生马上就会为我看病,再通过快递把药送到家里,非常方便。”陈阿姨说,现在居委会设立了公共卫生委员会,她也会去参加健康讲座,咨询健康问题。
彭五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立人介绍,居民区现共有1476位60岁以上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对签约老年人身体情况十分了解,便于开处方,对症下药。平时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也很关心。
会上,彭浦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胡志雄,介绍了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的成立情况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和试点进展情况,静安区民政局副局长黄蓓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少军,共同点亮了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地图。
图说:点亮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地图。江跃中 摄
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彭德荣承诺:“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持续提升服务内涵,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静安区政协副主席、区卫健委主任叶强对街道在专业医疗资源下沉社区以及推进医养结合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促进共建共享“大健康”;加强队伍建设,做好守护健康“主力军”;广泛宣传发动,倡导树立科学“健康观”。
静安区卫健委副主任张少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崔发鹏等出席活动。